《太平御覽》簡介

《太平御覽》是中國百科全書性質的類書, 北宋四大部書之一。翰林學世李昉奉詔主纂, 扈蒙、王克貞、宋白等13人參預修撰。全書1000, 55, 引用古今圖書及各種體裁文章共2579, 初名《太平總類》, 與同時編纂的史學類書《冊府元龜》, 文學類​​書《文苑英華》和小說類書《太平廣記》合稱為宋四大書。宋太宗趙炅日覽三卷, 一歲而讀週, 所以又更名為《太平御覽》。全書以天、地、人、事、物為序, 分成五​​十五部, 可謂包羅古今萬象。書中共引用古書一千多種, 保存了大量宋以前的文獻資料, 但其中十之七八已經亡佚, 更使本書顯得彌足珍貴。

卻說宋太祖愛讀史書。他甚至提出, 要所有武將, 全部大量讀書, 以學會治理國家的道理。宋太宗也是從小就喜歡讀古書, 即皇帝位之後, 更是銳意文字, 手不釋卷。宋太祖和宋太宗都是打天下的武將出身, 當了皇帝以後, 轉而攻讀史書, 正是體現《史記》中所說的馬上得天下, 豈能馬上治之的道理。

宋初國家史館藏書萬餘卷, 後來削平諸國, 把各國藏書集中到京師, 宋太宗又下詔, 百姓獻書有賞, 由此共有藏書八萬卷, 集中於史館、昭文館、集賢院, 通稱三館。三館早在梁代就已經建立, 房屋卑陋, 地近鬧市。宋太宗即位之後, 親自到三館看藏書, 三館如此簡陋, 如何接待天下賢俊之士啊!於是下詔另修新館, 到太平興國三年落成, 賜名崇文院。院中有詔文書庫、集賢書庫、史館書庫等六庫。早在太平興國二年, 宋太宗就下詔李昉、扈蒙、徐鉉、張洎等儒臣, 利用這些藏書, 編類書一千卷, 書名《太平總類》:文章一千卷,書名《文苑英華》;小說一千卷, 書名《太平廣記》;醫方一千卷, 書名《神醫普救》。各書因為多是編於太平興國年間, 所以大都冠以太平二字。這些書整理了宋初的皇家藏書, 保存了宋以前的大量書籍資料。後來, 這些藏書散失, 許多歷史典籍就靠他們編的這些資料保存下來。

《太平御覽》的編纂﹐始於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(​​977)三月﹐完成於八年十月。初名《太平總類》﹐宋太宗趙炅詔改今名。纂輯時充分運用了皇家的藏書﹐並多用前代類書為藍本修訂增刪而成, 所以《太宗實錄》說它是以前代《修文殿御覽》《藝文類聚》《文思博要》及諸書編纂而成。 《太平御覽》所引用的各種書籍﹐未必都是宋初尚存﹑館閣所儲的。但《修文殿御覽》﹑《文思博要》已失傳﹐《藝文類聚》只有百卷﹐《太平御覽》就成為當時現存最大的類書。該書卷首載有《太平御覽經史圖書綱目》﹐詳記引用諸書名稱﹐共列一千六百八十九種﹐其實尚未包括所引古詩﹑古賦﹑銘﹑箴等在內。此《綱目》是成書以後好事者所作﹐已載於南宋刻本。該書纂集宏富﹐所引用五代以前的文獻﹑古籍﹐十之八九今已失傳。後來從事學術研究的人﹐看不到原書﹐還可以從這部書裡尋找斷篇殘簡。由於《御覽》所據為宋代以前古本﹐故對現存先秦﹑漢﹑唐經史典籍﹐多能刊正其脫漏錯訛。作為循部依類檢索古代資料的寶庫﹐該書有很高的史料價值。在編纂方面﹐該書體例時有失當﹐類目亦有重複﹐引用書名往往錯亂﹐是其不足之處。

“宋四大書”中, 《太平御覽》編得最早。它是一部綜合性類書, 門類繁多, 徵引賅博, 在類書中堪稱空前”, 被視為類書之冠”, 這是很有道理的。 《太平御覽》(下簡稱《御覽》)的編纂時間, 據王應麟《玉海》引《太宗實錄》記載:從太平興國二年(977)下詔開修, 到太平興國八年(984 )完成, 共用了七年時間。初名《太平總類》, 太宗趙光義為誇示自己好學, 曾說:此書千卷, 朕欲一年讀遍。因而命人日進三卷, 乙夜之覽”, 才詔改今名。當時參加編纂《御覽》的大臣, 由李昉、扈蒙領銜, 其餘有:李穆、湯悅、徐鉉、張洎、李克勤、宋白、徐用賓、陳鄂、吳淑、舒雅、呂文仲和阮思道。其中李克勤、徐用賓、阮思道三人任命不久, 就改任他職, 另以趙鄰幾、王克貞和董淳補其缺, 前後都是十四人。十四人中, 十人《宋史》有傳, 大都是有文才的博學之士。其中八人, 在太平興國七年九月參與纂修《文苑英華》, 也有預修《太祖實錄》的, 並各有文集、著作問世。十四人中吳淑、呂文仲、湯悅、王克貞四人在《御覽》的編修中出力最多、用功最深。中國古代類書自魏文帝曹丕詔命王像等編纂的《皇覽》開始, 到《御覽》前已有多種出現。據《宋會要》記載, 《御覽》是以《修文殿御覽》 (北齊祖珽等編)、《藝文類聚》(唐歐陽詢等編)、《文思博要》(唐高士廉等編)等書為藍本進行編撰的。修纂時, 一方面充分利用了當時的皇家藏書, 但也不全是從原書採摘, 而是以前代類書為依據, 修葺增刪, 分定門目編成。

《御覽》全書一千卷, 分五十五部, 這是根據《周易辭》說的凡天地之五十有五”, 是表明內容包羅萬象的意思。今將各部名稱列舉如下:天部、時序部、地部、皇王部、偏霸部、皇親部、州郡部、居處部、封建部、職官部、兵部、人事部、逸民部、宗親部、禮儀部、樂部、文部、學部、治道部、刑法部、釋部、道部、儀式部、服章部、服用部、方術部、疾病部、工藝部、器物部、雜物部、舟部、車部、奉使部、四夷部、珍寶部、布帛部、資產部、百穀部、飲食部、火部、休徵部、咎徵部、神鬼部、妖異部、獸部、羽族部、鱗介部、蟲豸部、木部、竹部、果部、菜茹部、香部、藥部、百卉部。共五十五部。在各部下又分若干類, 有些類下又有子目, 大小類目共計約五千四百七十四類, 詳略不一, 如地部, 大類有155, 其中有14類又分為538個細目, 大小類目共693, 是最詳細的。其次是職官部, 414, 再次是四夷部, 390類等等。以千卷浩瀚的捲帙, 如此繁複的部類, 蕪雜難分, 是意中事。所以細檢其部類, 重複之處屢見不鮮。如卷35時序部及卷879咎徵部都有, 40及卷44同一個地部內太白山岷山重複出現;還有捲189居處部有, 而卷873休徵部也有類。兩處排安息”, 一在3516, 一在3519, 這兩處的引文竟完全重複。所有這些, 使編制體例造成了混亂。
《御覽》徵引古書相當豐富。從本書首冊所列《太平御覽經史圖書綱目》(下簡稱《綱目》)中可以見到所引之書為1690種(實有1689種)。這還不包括古律詩、古賦、銘、箴、雜書等類在內。據范希曾《書目答問補正》說, 《御覽》引用之書有2800多種, 這是把詩、賦、銘、箴等都計算在內而得出的數字。近人馬念祖編《水經註等八種古籍引用書目彙編》, 則稱《御覽》引用書經核實後為2579種。此書非但徵引賅博, 而且所引用的古書十之七八早已失傳。清阮元曾說:“……存《御覽》一書, 即存秦漢以來佚書千餘種矣(《仿宋刻太平御覽敘》)。可見《御覽》不但是一部重要的綜合性資料工具書, 而且是保存古代佚書最為豐富的類書之一。

但《御覽》所引之書, 並不是宋代初年都存在, 而是沿襲了以前的類書。明胡應麟認為此書記載晉、宋以前的事, 得之《修文殿御覽》, 齊、梁以後得之《文思博要》。而《御覽》因雜鈔前代類書, 未加細校, 再加編修上的草率, 所以引書方面重複、錯落、訛謬, 不一而足。以《綱目》來說, 此目並非修書當時所編, 這從《綱目》中並列了《唐書》、《舊唐書》即可看出。因修《御覽》時, 只有劉昫撰修的一種《唐書》。歐陽修等重修的《唐書》是在仁宗嘉祐五年(1060)成書, 此後劉書才冠一字。 《御覽》所引只能是劉昫的《唐書》。但《綱目》中並列兩種, 這純係編者杜撰。也說明, 此目必非當時所編, 定在嘉祐五年之後。此目編制質量也不高, 重複之處, 比比皆是。有書名相同而復見的, 如《太平經》、《漢水記》、《法顯記》等十餘種書都兩見於《綱目》中, 而《法輪經》更三次出現。或因書名或著者有一、二字不同而重複的, 如:陳思王《輔臣論》曹植《輔臣論》”, “徐偉長《中論》徐幹《中論》;《曹操別傳》與《曹瞞別傳》等十多種都是兩名俱見於《綱目》。尤其荒謬的是誤將所引書的篇目、段節和書名混為一談, 這種情況在本書卷457內出現最多, 如《諷諫木新序》、《各納木新序》、《台甲孔叢子》、《諫木孔叢子》等, 幾使人難以分辨。此外引書內容亦有引一書把另一書的文字竄入, 如卷271有引劉向《新序》論用兵事, 繼之一條又曰:“……近者曹操以八千破袁紹五萬者, 袁無法故也。此王子能以少克多者, 軍有法故也……按例又曰是承上條書名, 上條既是《新序》, “又曰亦應引自《新序》, 但《新序》作於西漢末年, 怎能論及東漢末年袁、曹攻戰的事?可知其錯誤雜亂之甚。有時同引一書前後不一致, 如卷369和卷788都引錄了《竺枝扶南記》所述騫毗國王事, 兩條不但文字繁簡不同, 即使記載騫毗王的身長也不同, 一條說是一丈二尺, 一條說是三丈。所有這些, 都不能不說是《御覽》在編纂上的一些缺陷。


儘管如此, 《御覽》仍不失為一部著名類書和常用工具書。首先由於《御覽》在現存古類書中是保存五代以前文獻、古籍最多的一部, 而且引書比較完整, 多整篇整段文字, 後代學者雖看不到原書, 但從《御覽》中可找到一些可貴的文獻資料。例如:論述農業技術的《范子計然》;《汜勝之書》原書早已不見, 我們靠《御覽》的引用才得以知道兩書的一些內容, 知道兩千多年前有關農業生產的一些知識。又如, 我國古代科學家張衡創制渾天儀和地震儀的原著早已亡佚, 但在《御覽》卷二天部渾儀目內, 就有記載。又如, 崔鴻的《十六國春秋》是記述五胡十六國時期的重要史籍, 據考證此書北宋時已失傳, 司馬光修《資治通鑑》時已看不到原書,可是《御覽》引用此書達480多條。更為人稱道的是, 《御覽》引用了大量的古地理書。清代輯佚家王謨輯《漢唐地理書鈔》時, 利用《御覽》頗多, 曾說:太平御覽書目一千六百九十種, 內地理書約三百種, 較諸類書尤為賅博。它保留了漢唐間西域及海南諸國多種古地理書的片斷就是例證。例如《吳時外國傳》為三國孫吳時中郎康泰撰。 《梁書海南諸國傳》載:泰與宣化從事朱應通海南諸國, 經歷傳聞百數十國, 因立紀傳。按孫權既定江左之後, 屢耀兵海外, 黃龍二年遣將軍衛溫諸葛直將軍士萬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。康泰的書大約寫於公元227年左右。但此書早已不見, 只散見於諸類書中, 《御覽》引用了十九條。由於《御覽》保存古籍如此之多, 因此被歷代學者所重視, 作輯佚工作的, 更把它視作寶山

《太平御覽》編者

李昉

李昉(925年-996222日), 字明遠, 深州饒陽(今河北饒陽縣)人, 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、文學家, 生於後唐莊宗同光三年( 925年)。其父李超, 曾在後晉擔任工部郎中、集賢殿直學士, 他的伯父右資善大夫李沼沒有兒子, 就把李昉過繼到自己膝下。李昉早年以蔭補任太廟齋郎, 選授為太子校書。後漢乾佑(948—950年)年間, 李昉登進士第, 授職秘書郎。經宰相馮道引薦, 與呂端一同任直弘文館, 後改任右拾遺、集賢修撰。

後周顯德二年(955年), 李昉隨宰相李谷出征淮南, 擔任記室。李昉掌管軍中章奏, 世宗覽奏後, 喜愛其文才, 等到看了他寫的《相國寺文英院集》, 更加喜歡李昉的詩, 稱讚他說:朕知道這個人已經很久了。李昉因病請求先回朝, 李谷看著他說:你來日的官爵祿位應當像我一樣。世宗率軍回師後, 擢升李昉為主客員外郎、知制誥、集賢殿直學士。顯德四年(957年), 加史館修撰、判館事。同年冬, 世宗再次南征, 李昉從征到高郵, 適逢陶谷出使南唐, 李昉在軍中代理草擬詔書, 被任命為屯田郎中、翰林學士。顯德六年(959年)春, 李昉遭逢母喪。同年, 週恭帝繼位, 賜李昉金紫官服。

北宋建立後, 李昉加職中書舍人。建隆三年(962年), 李昉被罷職為給事中。建隆四年(963年), 朝廷平定荊湘地區, 李昉受命祀祠南嶽, 就近擔任衡州知州。乾德二年(964年), 李昉被調回朝廷任職。陶谷誣告李昉替親屬謀求京畿令一職, 太祖大怒, 召吏部尚書張昭當面質問此事。張昭是名儒, 性格耿直, 在朝堂摘下自己的官帽, 上前厲聲說:陶谷欺騙陛下。太祖仍抱有疑意, 將李昉外調任彰武軍行軍司馬,住在延州以謀生度日。在三年內本應遷徙至內地, 李昉不願意。經宰相推薦, 太祖在開寶二年(969年)將李昉召入朝, 再次擔任中書舍人。不久, 任直學士院。開寶三年(970年), 李昉奉命主持貢舉。

李昉主持貢舉時, 他的鄉人武濟川預選。不久後, 武濟川在奏對太祖時失當, 李昉受牽連被貶為太常少卿, 不久改判國子監。開寶六年(973年)五月, 李昉復任中書舍人、翰林學士。同年冬, 判吏部銓選。當時, 宰相趙普被盧多遜排擠, 盧多遜多次向太祖告發趙普的過錯, 太祖在其後詢問李昉此事, 李昉回答說:臣的職責是草擬詔書, 趙普的所作所為, 不是臣能知道的。

太平興國元年(976年), 宋太宗趙光義即位, 加李昉為戶部侍郎, 命他與扈蒙, 李穆, 宋白等同修《太祖實錄》。太平興國四年(979年), 李昉隨太宗出征北漢。宋軍回師後, 李昉因功獲授工部尚書兼翰林學士承旨。太平興國八年(983年), 李昉改任文明殿學士。當時宰相趙普、宋琪任職已久, 朝廷尋找能接替他們任職的人, 李昉於宿舊大臣中最為突出, 於是被任命為參知政事。同年十一月, 趙普出鎮武勝軍, 李昉與宋琪都被任命為平章事。不久, 加監修國史, 他建言恢復將時政記先進呈皇帝而後交付有關部門的慣例。

雍熙元年(984年), 朝廷舉行郊祀, 任命李昉為左僕射, 李昉再三辭讓, 便加任中書侍郎。宋軍北伐幽薊地區無法取勝, 朝廷派使者分赴河南、河東, 徵發百姓參軍, 每八個壯丁中抽取一人為兵。李昉等相繼對太宗說:近來分派使者徵發河南、河東四十多郡的百姓作為邊境守備, 是不得已的舉措啊。但是河南的百姓一貫從事農業, 不知戰事, 一旦徵集起來, 必然會導致動亂, 如果百姓因此嘯聚山林作亂, 朝廷還必須剪除消滅。如果發生這種情況, 那麼河北的土地既被戎人(契丹)所困擾, 河南百姓又作亂於民間, 況且到了春季, 此舉妨礙農業耕作。陛下如果認為詔令已頒布, 難以反悔, 就應當再派使臣, 嚴加戒令, 所到之處少徵發百姓, 如果百姓情緒不安, 就應該延緩此事, 密令使者見機行事, 才能免除後患。太宗表示讚許, 並採納了李昉的意見。

端拱元年(988年), 百姓翟馬周擊登聞鼓上告, 訟稱李昉官居宰相, 在北方有戰爭的時候, 不作邊備, 只知賦詩宴樂。舉行籍田禮完畢後, 太宗立即召賈黃中草擬詔令, 貶李昉為右僕射, 並嚴加譴責。賈黃中說:僕射, 是百官的表率和上級, 實為宰相之任, 現在李昉從工部尚書而遷任此職, 不是黜貶斥責。如果說文昌政務簡少, 以均勞逸為藉口, 較為得體。太宗認為這個意見很好。恰遇契丹犯邊, 太宗令文武群臣各自進獻防禦策略, 李昉援引漢、唐先例, 堅持認為應委屈己方與敵修好, 停止戰爭、休養百姓, 此建議為當時輿論所稱許。淳化二年(991年), 李昉以右僕射之職兼任中書侍郎、平章事、監修國史, 再次拜相。

淳化三年(992年)夏, 天下發旱災、蝗災, 又遇雨災。當時李昉與張齊賢、賈黃中、李沆同為宰相, 他們都以執政無能為由, 上表請罪, 太宗未加以怪罪。淳化四年(993年), 李昉因為家中連遭不幸, 請求解除宰相職任, 太宗不允, 並派張齊賢等宣諭聖旨, 李昉才又上朝處理政事。數月後, 李昉被罷為右僕射。之前, 太宗召翰林學士張洎起草詔令, 任命李昉為左僕射, 將其罷相。張洎說:李昉官居治理政務的重任, 卻陰陽不調, 不能決意引退, 讓他位處百官師長之任, 怎麼能表示陛下勸勉之意呢?太宗覽奏後, 便下令貶斥李昉, 讓他只任右僕射。淳化五年(994年), 李昉年屆七十, 以特進、司空之職致仕歸居, 如遇朝會宴飲, 令他居宰相班次之中, 太宗每年對他的賞賜愈發厚重。

至道元年(995年)正月十五, 太宗在乾元樓觀燈, 召來李昉,​​ 命他坐在身邊, 把自己杯中的酒倒給李昉, 並親自拿水果點心賜給李昉。太宗看見京師繁華, 手指前面的街坊小巷及官府衙門, 命近臣開拓為通衢長廊, 於是談論道:後晉、後漢君臣昏暗​​、相互猜疑, 枉屈陷害善良, 當時百姓民不聊生, 即使想準備宴席, 哪裡顧得上呢?李昉說:後晉、後漢的事情, 臣都經歷過, 哪裡能與聖朝同日而語呢?像現在這樣天下清平, 人民富康, 都是陛下恭勤政事所致啊。太宗說:勤政憂民, 是帝王常事。朕不是因為繁華而高興, 而是因為百姓安居樂業而高興啊。於是對侍臣們說:李昉奉事朕, 兩次進入中書省, 從未做過傷人害物之事, 今日應當如此享受, 可以算作是善人君子啊。至道二年(996年), 李昉陪同太宗祭祀南郊, 禮畢入賀, 因為拜舞仆倒在地, 被台吏扶著離開。李昉在臥疾數日後去世, 享年七十二歲。獲贈司徒, 諡號文正。葬於今河北省饒陽縣南12公里五公村東。

李昉沿襲中晚唐詩風餘韻, 效法白居易詩風, 白體詩代表人物之一。
李昉家聚書多漢唐故事, 進《開寶通義》200卷。太宗即位, 加戶部侍郎, 參加修纂《太祖實錄》等書。太平興國八年(983年), 擢參知政事, 兼修國史。一生多在三館就職, 對圖籍藏儲和文獻掌故較為熟悉了解。利用三館豐富藏書, 參與纂輯有大型類書《太平御覽》、《文苑英華》、《太平廣記》、《冊府元龜》, 稱宋代四大類書。因徵引材料宏富, 多古籍佚文, 自漢代到宋初, 多有失傳之書, 賴此得考見其原文。對保存古代文獻資料有貢獻。又開闢學館, 以延學士大夫, 閱書不必見館主, 而下馬入直讀書。所居有園亭別墅之勝, 書室墳籍環列四周, 召故友名儒寓樂其中。他還曾參加編撰《舊五代史》, 著有文集五十卷, 已佚。 《全宋文》輯有其文兩卷, 《全宋詩》錄其有詩[27] ​​。 《全唐詩》存詩1, 《全唐詩外編》補2, 《全唐詩續拾》補1首。


李穆

李穆, 字孟雍(公元928-984年), 開封陽武(今河南原陽縣)人。其父李咸秩, 任陝州大都督府司馬。李穆年幼時就能寫文章, 有很高尚的行操。走在路上撿得丟失的東西, 一定訪到失主歸還他。師從酸棗王昭素學習《易》及《莊子》、《老子》諸書, 窮盡義理。昭素對他說:你學到的都是精理, 往往有些出乎我的意想。並且對別人說:李生今後一定會成為朝廷大材。昭素把自己所著的三十三篇《易論》傳授給他。後周顯德初年(954), 因考中進士任郢、汝二州從事, 升任右拾遺。

宋朝初期, 以殿中侍御史身份選任為洋州通判。他到州後, 處理積留案件, 沒有一件滯留不決。改任陝州通判, 有關部門調郡裡租稅送到河南, 李穆因為本州缺糧, 不立即應命, 因此被免職。又因推舉官員失誤, 被削去以前的資歷。當時他的弟弟李肅任博州從事, 李穆奉養母親住在李肅的居處, 雖然家裡很貧窮, 兄弟互相講學, 態度豁然淡泊。

開寶五年(972), 以太子中允一職召他入朝。第二年, 任左拾遺、知制誥。五代以來, 詞令崇尚華麗, 到李穆時單獨崇尚雅正, 盡力矯正這個弊端。李穆與盧多遜為同門學生。太祖曾經對多遜說:李穆為人仁善, 文學之外無所擅長。多遜回答說:李穆操行端重, 遇事不因生死易節, 是個有仁有勇的人啊。皇帝說:果真如此, 我將重用他。當時準備進攻南唐, 已經對諸將作了部署, 卻沒有發兵進攻的藉口。於是先召李煜入朝, 任命李穆為使者。李穆到南唐說明旨意, 李煜以疾病為藉口推辭了, 並且說:事奉大國以求生存, 現在如果這樣做, 只有死路一條了。李穆說:入朝與否, 國主自己作主吧。但是宋朝軍隊精銳, 物力雄厚, 恐怕不易抵擋它的兵鋒, 應當再三考慮成熟, 不要自貽後患。出使回朝後, 詳細述說出使情況, 皇帝認為他的宣諭要切。南唐也認為他的話誠實。太平興國初年(976), 轉任左補闕。太平興國三年冬天, 加任史館修撰、判館事, 當面賜給他金紫朝服。太平興國四年, 跟從太宗征伐太原回來, 授任中書舍人。參預修撰《太祖實錄》, 賞賜他衣帶、銀器、繒彩。太平興國七年, 因為與盧多遜親近而不莊重, 又替秦王廷美草擬朝辭笏記, 被言官彈劾, 被貶授司封員外郎。太平興國八年春天, 與宋白等人同知貢舉, 他在崇政殿陪侍皇上親自考試進士, 皇帝憐憫他形容憔悴, 當天就授任他為中書舍人、史館修撰、判館事。五月, 任命為翰林學士。六月, 任知開封府, 判案精敏, 奸滑之人無所逃脫, 從此豪族收斂惡跡, 權貴不敢以私干預政事, 皇上越發知道他的才幹。十一月, 提升為左諫議大夫、參知政事。一月後, 遭母喪, 不久, 守喪未滿三年, 朝廷重新起用他任本官。李穆三次上表請求守喪滿制, 詔令強行起復, 李穆越是哀傷盡禮節。太平興國九年正月, 早晨起床準備上朝, 因風眩突然去世, 終年五十七歲。

李穆從貶任員外郎, 復任中書舍人, 進入翰林院, 任參知政事, 以至到死, 不滿一年。太宗聽說他的死訊, 哭著對親近的大臣說:李穆是國家的良臣, 我正要倚用他, 卻突然去世, 這不是他個人的不幸, 乃是我的不幸啊。追贈工部尚書。
李穆為人至孝, 他的母親曾經有病臥床, 每次動止轉側, 都親自扶掖, 於是稱合母親的心意。當初, 李穆因秦王事被交給官吏審問, 他的兒子惟簡騙祖母說是李穆奉詔在台省審訊案件。被貶任省郎後, 回家, 也不告訴母親。每隔一天, 假裝入宮承直, 去訪親拜友, 或者遊歷僧寺。免職歸家, 直到復官, 他的母親始終不知道。居母喪期間, 因思念母親竟至滅性。

李穆擅長篆隸書, 又工於繪畫, 常隱瞞這些。為人厚道樸質忠於職守, 行動言語都很謹慎, 所作所為出於真心, 沒有矯飾。深信佛教經典, 善於談論名理, 喜歡接引後進, 常常向朝廷推薦。尤其寬厚, 家人從未看見過他的喜怒。所寫文章, 隨即毀掉, 大多不留稿。


徐鉉

徐鉉(916—991年)南唐, 北宋初年文學家、書法家。字鼎臣, 廣陵(今江蘇揚州)人。父延休, 官江都少尹。徐鉉十歲能屬文, 宅居棲霞寺側。初事南唐, 歷官御史大夫、率更令、右散騎常侍, 官至吏部尚書。宋開寶七年(974年), 趙匡胤令大將曹彬伐南唐。徐鉉曾二度奉李煜之命使宋, 謀求和平, 告太祖曰:煜事陛下, 如子事父, 未有過失, 奈何見伐?太祖道:汝以為父子分兩家, 可乎?鉉不能對。十一月, 徐鉉、週惟簡再次入奏, 徐鉉道:李煜因病未任朝謁, 非敢拒詔也, 乞緩兵以全一邦之命。其言極懇切, 與太祖辯, 反复再三, 聲氣愈厲。趙匡胤辯不過, 拔劍而起, 怒斥徐鉉:不須多言!江南國主何罪之有?只是一姓天下, 臥榻之側, 不容他人酣睡!徐鉉不敢再言。

南唐亡後, 隨李煜入觀宋太祖, 命為率更令。累官至散騎常侍。博學多才, 有一隻象斃命, 取膽不獲。鉉曰:於前左足求之。果得。召問鉉, 對曰:象膽隨四時在足, 今方二月, 故知之。徐鉉曾奉旨與句中正、葛湍、王惟恭等同校《說文解字》, 於宋太宗雍熙三年(986年)完成並雕版流布, 世稱大徐本”, 又曾編纂《文苑英華》、《太平廣記》等。太平興國三年(978年), 徐鉉奉宋太宗之命探視李煜, 李煜嘆息:當初我錯殺潘佑、李平, 悔之不已!徐鉉退而告之, 宋太宗聞之大怒, 賜李煜自盡。淳化二年(991年), 遭廬州女僧道安誣, 被貶謫為靜難行軍司馬(屬邠州)。邠州苦寒, 終不禦毛褐, 致冷疾(風寒), 八月二十六日晨起, 方冠帶, 遽索筆手疏, 約束後事, 又別署曰:'道者,天地之母。'書訖而卒, 年七十六。

徐鉉十歲能屬文, 不妄游處, 與韓熙載齊名, 江東謂之韓、徐。仕吳為校書郎, 又仕南唐李昪父子, 試知制誥, 與宰相宋齊丘不協。時有得軍中書檄者, 鉉及弟鍇評其援引不當。檄乃湯悅所作, 悅與齊丘誣鉉、鍇洩機事, 鉉坐貶泰州司戶掾, 鍇貶為烏江尉, 俄復舊官。時景命內臣車延規、傅宏營屯田於常、楚州, 處事苛細, 人不堪命, 致盜賊群起。命鉉乘傳巡撫。鉉至楚州, 奏罷屯田, 延規等懼, 逃罪, 鉉捕之急, 權近側目。及捕得賊首, 即斬之不俟報, 坐專殺流舒州。周世宗南征, 景徙鉉饒州, 俄召為太子右諭德, 复知制誥, 遷中書舍人。景死, 事其子煜為禮部侍郎, 通署中書省事, 歷尚書左丞、兵部侍郎、翰林學士、御史大夫、吏部尚書。

宋師圍金陵, 煜遣鉉求緩兵。時煜將朱令贇將兵十餘萬自上江來援, 煜以鉉既行, 欲止令贇勿令東下。鉉曰:此行未保必能濟難, 江南所恃者援兵爾, 奈何止之!煜曰:方求和解而復決戰, 豈利於汝乎?鉉曰要以社稷為計, 豈顧一介之使, 置之度外可也。煜泣而遣之。及至, 雖不能緩兵, 而入見辭歸, 禮遇皆與常時同。及隨煜入覲, 太祖責之, 聲甚厲。鉉對曰:臣為江南大臣, 國亡罪當死, 不當問其他。太祖歎曰:忠臣也!事我當如李氏。命為太子率更令。

太平興國初, 李昉獨直翰林, 鉉直學士院。從征太原, 軍中書詔填委, 鉉援筆無滯, 辭理精當, 時論能之。師還, 加給事中。八年, 出為右散騎常侍, 遷左常侍。淳化二年, 廬州女僧道安誣鉉姦私事, 道安坐不實抵罪, 鉉亦貶靜難行軍司馬。初, 鉉至京師, 見被毛褐者輒哂之, 邠州苦寒, 終不禦毛褐, 致冷疾。一日晨起方冠帶, 遽索筆手疏, 約束後事, 又別署曰:道者, 天地之母。書訖而卒, 年七十六。鉉無子, 門人鄭文寶護其喪至汴, 胡仲容歸其葬於南昌之西山。

鉉性簡淡寡欲, 質直無矯飾, 不喜釋氏而好神怪, 有以此獻者, 所求必如其請。鉉精小學, 好李斯小篆, 臻其妙, 隸書亦工。嘗受詔與句中正、葛湍、王惟恭等同校《說文》, 《序》曰:
許慎《說文》十四篇, 並《序目》一篇, 凡萬六百餘字, 聖人之旨蓋云備矣。夫八卦既畫, 萬象既分, 則文字為之大輅, 載籍為之六轡, 先王教化所以行於百代, 及物之功與造化均不可忽也。雖王帝之後改易殊體, 六國之世文字異形, 然猶存篆籀之跡, 不失形類之本。及暴秦苛政, 散隸聿興, 便於末俗, 人競師法。古文既變, 巧偽日滋。至漢宣帝時, 始命諸儒修倉頡之法, 亦不能複。至光武時, 馬援上疏論文字之訛謬, 其言詳矣。及和帝時, 申命賈逵修理舊文, 於是許慎採史籀、李斯、揚雄之書, 博訪通人, 考之於逵, 作《說文解字》, 至安帝十五年始奏上之。而隸書之行已久, 加以行、草、八分紛然間出, 反以篆籀為奇怪之跡, 不復輕心。
至於六籍舊文, 相承傳寫, 多求便俗, 漸失本原。 《爾雅》所載草、木、魚、鳥之名, 肆志增益, 不可觀矣。諸儒傳釋, 亦非精究小學之徒, 莫能矯正。
唐大歷中, 李陽冰篆跡殊絕, 獨冠古今, 於是刊定《說文》, 修正筆法, 學者師慕, 篆籀中興。然頗排斥許氏, 自為臆說。夫以師心之獨見, 破先儒之祖述, 豈聖人之意乎?今之為字學者, 亦多陽冰之新義, 所謂貴耳而賤目也。
自唐末喪亂, 經籍道息。有宋膺運, 人文國典, 粲然復興, 以為文字者六藝之本, 當由古法, 乃詔取許慎《說文解字》, 精加詳校, 垂憲百代。臣等敢竭愚陋, 備加詳考。
有許慎注義、序例中所載而諸部不見者, 審知漏落, 悉從補錄。復有經典相承傳, 寫及時俗要用而《說文》不載者, 皆附益之, 以廣篆籀之路。亦皆形聲相從、不違六書之義者。
其間《說文》具有正體而時俗論變者, 則具於注中。其有義理乘舛、違戾六書者, 並列序於後, 俾夫學者無或致疑。大抵此書務援古以正今, 不徇今而違古。若乃高文大冊, 則宜以篆籀著之金石, 至於常行簡牘, 則草隸足矣。
又許慎註解, 詞簡義奧, 不可周知。陽冰之後, 諸儒箋述有可取者, 亦從附益;猶有未盡, 則臣等粗為訓釋, 以成一家之書。
《說文》之時, 未有反切, 後人附益, 互有異同。孫愐《唐韻》行之已久, 今並以孫愐音切為定, 庶幾學者有所適從焉。

鍇亦善小學, 嘗以許慎《說文》依四聲譜次為十卷, 目曰《說文解字韻譜》。鉉序之曰:
昔伏羲畫八卦而文字之端見矣, 倉頡模鳥跡而文字之形立矣。史籀作大篆以潤色之, 李斯變小篆以簡易之, 其美至矣。及程邈作隸而人競趣省, 古法一變, 字義浸訛。先儒許慎患其若此, 故集《倉》、《雅》之學, 研六書之旨, 博訪通識, ​​考於賈逵, 作《說文解字》十五篇, 凡萬六百字。字書精博, 莫過於是。篆籀之體, 極於斯焉。
其後賈魴以《三蒼》之書皆為隸字, 隸字始廣而篆籀轉微。後漢及今千有餘歲, 凡善書者皆草隸焉。又隸書之法有冊繁補闕之論, 則其訛偽斷可知矣。故今字書之數累倍於前。
夫聖人創制皆有依據, 不知而作, 君子慎之, 及史闕文, 格言斯在。若草、木、魚、鳥, 形聲相從, 觸類長之, 良無窮極, 苟不折之以古義, 何足以觀?故叔重之後, 《玉篇》、《切韻》所載, 習俗雖久, 要不可施之於篆文。往者, 李陽冰天縱其能, 中興斯學。贊明許氏, 奐焉英發。然古法背俗, 易為堙微。
方今許、李之書僅存於世, 學者殊寡, 舊章罕存。秉筆操觚, 要資檢閱, 而偏傍奧密, 不可意知, 尋求一字, 往往終卷, 力省功倍, 思得其宜。舍弟鍇特善小學, 因命取叔重所記, 以《切韻》次之, 聲韻區分, 開卷可睹。鍇又集《通釋》四十篇, 考先賢之微言, 暢許氏之玄旨, 正陽冰之新義, 折流俗之異端, 文字之學, 善矣盡矣。今此書止欲便於檢討, 無恤其他, 故聊存詁訓, 以為別識。其餘敷演, 有《通釋五音》凡十卷, 貽諸同志云。
鉉親為之篆, 鏤板以行於世。
鍇字楚金, 四歲而孤, 母方教鉉, 未暇及鍇, 能自知書。李景見其文, 以為秘書省正字, 累官內史舍人, 因鉉奉使入宋, 憂懼而卒, 年五十五。李穆使江南, 見其兄弟文章, 歎曰:二陸不能及也!


鉉有文集三十卷, 《質疑論》若干卷。所著《稽神錄》, 多出於其客蒯亮。鍇所著則有文集、家傳、《方輿記》、《古今國典》、《賦苑》、《歲時廣記》云。